手机小说网

字:
关灯护眼
手机小说网 > 开局盘点永乐大帝,诸皇震惊 > 第71章 临时改道,二十万大军原路返回

第71章 临时改道,二十万大军原路返回

「中间只有浑源城和广灵城两处可以获得补给的地方。」

「在正统年间,明朝的北方边境就如同四处漏风的羊圈,除了大同,宣府两处重镇之外,其他军事卫所就如同摆设,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联动。」

「如果大同守军可以挡住瓦剌大军,那么王师就是安全的...但是大同守军一但挡不住瓦剌...在内长城的平原之上,这名义上的二十万大军很有可能会遭受灭顶之灾。」

「毕竟在平原地区,骑兵可以发挥出百分之二百的战斗力。」

「很显然,答案大家都知道,大同守军已经没有足够的兵力来挡住瓦剌大军。」

「因为此前,大同守军在阳和口,猫儿庄的两次大败,损失惨重,已经组织不起大规模的军事力量了。」

「所以说从内长城回到京师这个看似更加安全的路线,在瓦剌大军跨过大同,发现明军足迹的那一刻,反而更加危险。」

「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。」

「从大局上讲,你的兄长返回大同,沿着怀安,宣府,怀来,居庸关回到京师,这是当下最好的选择,也是唯一的选择。」

......。

(没有要洗英宗的意思,别喷我,虽然我一定会挨喷,但我还是想说关于土木堡,明朝国运一战,肯定没那么简单,我查了很久的资料才动笔。)

(“明实录”说王振因为害怕践踏家乡的庄稼才改道的理由站不住脚。)

(蒙古方面相关资料,和“宣府镇志”没有提到是因为王振的原因改道,英宗复位后的回忆录上虽然没有明确提及,但也透露了是刚走出大同就遭遇了瓦剌军才原路返回。)

(王振是属于连英宗的那份锅也一起背了。)

(毕竟大臣们眼中,皇帝是没有错的!)

(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当时没得选...内长城回京那条路全是平原,一旦遭遇,就是瓦剌骑军单方面的屠杀。明军毕竟十几年没打过仗了,出征急促,士气低落,又没有任何准备,指挥者也不在一个层面,根本挡不住。所以只能原路返回。)

......。

大唐。

李世民看着金榜上的地图。

还有明军准备返程回京师的路线图。

陷入了沉思。

他把自己带入明军,想要思考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遭遇。

片刻后。

李世民一脸愁容。

他发现自己带入不进去。

他觉得如果是他带着二十万大军。

别说二十万。

就算是十万大军。

他都上去干那个叫也先的去了。

......。

战国。

杀神白起盯着金榜。

十分不理解朱祁镇所带领的明军行为。

“怕啥?”

“就也先那几万人...够几刀砍得?”

“上去干他啊!”

......。

大宋。

岳飞紧紧盯着金榜。

朱祁镇的行为,和北狩的大宋两位君主行为有点像啊。

都是带着几十万大军北上。

一人送一波。

把家底都送完了。

岳飞看着明军的撤退路线图。

发现这个行军路线诈一看没什么问题。

但是仔细研究起来....。

各个边镇之间空隙太大,以瓦剌骑兵的机动性,完全可以随意穿梭!

这就很危险了....

岳飞想到一开始金榜说朱祁镇去留学...。

突然心中一惊。

“淦,明朝版的靖康之耻?”

......。

「在内长城一但遭遇瓦剌大军,明军将不会获得任何补给,到时便是叫天天不灵,叫地地不应。」

「选择明军经营了近几十年的外长城防线,虽然经历了仁,宣,正统十几年的荒废。」

「但毕竟底子摆在那里,瓦剌想要将这条战线完全打废,短时间内是做不到的。」(资料参考「正统临戎录」)。

「而此时,王振这位仁兄也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犯了一个多么愚蠢的错误。」

「从他挑唆皇帝御驾亲征开始...所有的事情就已经脱离了他的掌控。」

「他如今既不能暴露自己曾给也先送兵器的事情,也不能阻止也先南下,更找不到一条可以保全自己,保全大军的万全之策。」

「王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军走入瓦剌的圈套里。」

「但好在,明军外长城防线多是立在山川之下,少有平原,在这里,也先最为依赖的瓦剌骑兵处处受制。」

「大军未必不能安全回京。」

......。

大清。

乾隆一副看戏的模样。

“来了来了,高潮部分马上就要来了!”

“震惊吧,明朝的皇帝们。 ”

......。

大明宣德年间。

朱瞻基没想到自己跟随老爹的脚步收缩大明边疆,

竟然会对后续产生如此大的影响。

很是后悔自己没有继续插手蒙古内部。

从而导致瓦剌,鞑靼,兀良哈之间的平衡被打破。

居然让瓦剌统一了蒙古。

这下就遭了。

统一了的蒙古,连他都不敢说一定能打赢。

这样的瓦剌,朱祁镇怎么可能搞得定。

这一刻。

朱瞻基心中充满了对朱祁镇的担心。

这可是他和孙皇后的孩子。

是他最疼爱的儿子。

可别出了什么岔子!

......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大唐极品帝婿三国:曹家大孝子,专治叛逆爹大唐盛世,我却当乱军诸天:开局到达苍云岭淮上尘烟姒姓源流考大秦:赵氏家族,开局长平之战蒙元大世代白粥榨菜管够,我建黄巾神朝冒牌版水浒